脩的意思及取名寓意
脩字的基本解释
脩
xiū
同“修”。
干肉:“凡肉脩之颁赐,皆掌之。”
旧时指教学的酬金:束脩。脩金。
干枯。
脩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xiū]
[《廣韻》息流切,平尤,心。]
(1)干肉。
(2)致送教师的薪金。参见“脩金”。
(3)干枯。
(4)同“修”。修饰。
(5)同“修”。修理;整修。
(6)同“修”。治理。
(7)同“修”。特指整治(饮食)。
(8)同“修”。打扫。
(9)同“修”。兴建;兴修。
(10)同“修”。制定;设置。
(11)同“修”。举行;行。
(12)同“修”。指行动。参见“脩睦”。
(13)同“修”。从事;操持。
(14)同“修”。儆戒。
(15)同“修”。谓戒备,防备。
(16)同“修”。恢复。
(17)同“修”。整饬。整顿。
(18)同“修”。整饬。谓处理合宜,有条不紊。
(19)同“修”。整饬。齐备。
(20)同“修”。整饬。端正恭谨。
(21)同“修”。备办。
(22)同“修”。修养。
(23)同“修”。特指修行。
(24)同“修”。遵循。
(25)同“修”。学习;研习。
(26)同“修”。指练习。
(27)同“修”。编纂,撰写。
(28)同“修”。长。指空间距离大。
(29)同“修”。长。指时间久。
(30)同“修”。长。特指寿命长。
(31)同“修”。长度。
(32)同“修”。特指直径。
(33)同“修”。长处。
(34)同“修”。美好;善良。
(35)同“修”。指贤人。谓修德之士。
(36)同“修”。勉励,激励。
(37)同“修”。致;表示。
(38)同“修”。通“羞”。进献。
(39)同“修”。通“须”。鬍鬚。
(40)同“修”。姓。汉有屯骑校尉脩炳。见《广韵·平尤》。
[②][yǒu]
[《集韻》以九切,上有,以。]
通“卣1”。
古代酒器。
[③][dí]
通“滌1”。
洗濯。
[④][tiáo]
[《集韻》他彫切,平蕭,透。]
通“條1”。
(1)纲目。
(2)古县名。汉置,属冀州信都国,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脩,莽曰脩治。”颜师古注:“脩,音條。”
脩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 脩; 康熙笔画:13; 页码:页984第08【唐韻】息流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思留切,𠀤音羞。【說文】脯也。【正字通】肉條,割而乾之也。【釋名】縮也。腊脯乾燥而縮。【周禮·天官·膳夫】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。【註】脩,脯也。又【內饔】凡掌共羞脩𠛬膴胖骨鱐,以待共膳。【註】脩,鍛脯也。【左傳·莊二十四年】女贄不過榛栗棗脩。【註】脩,脯也。【釋文】鍛脯加薑桂曰脩。 又治也,習也。【書·說命】爾交脩子。【疏】令其交更脩治己也。【詩·大雅】脩爾車馬。【禮·禮運】講信脩睦。 又【韻會】長也。【詩·小雅】四牡脩廣。【傳】脩,長也。又【大雅】孔脩且張。【屈原·離騷】路曼曼其脩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【註】長也。又掃除也。【周禮·天官】掌百官之誓戒,與其具脩。【註】脩,掃除糞酒。【禮·祭義】宮室旣脩。【註】脩,設,謂除及黝堊。 又備也。【周語】脩其簠簋。【註】備也。 又久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弓人】𣂪目不荼,則及其大脩也,筋代之受病。【註】脩,猶久也。 又儆也。【魯語】吾冀而朝夕脩我。【註】儆也。 又乾也。【詩·王風】中谷有蓷,暵其脩矣。【傳】脩,且乾也。 又【爾雅·釋樂】徒鼓鍾謂之脩。 又草名。【山海經】賈超之山,其中多龍脩。【註】郭曰:龍須也。似莞而細,生山石穴中。 又魚名。【山海經】橐山,橐水出焉,其中多脩辟之魚。 又姓。【韻會】漢有屯騎校尉脩炳。 又人名。【屈原·離騷】吾令蹇脩以爲理。【註】蹇脩,伏羲氏之臣也。 又【正韻】云九切,音有。【周禮·春官·鬯人】廟用脩。【註】脩,器名,漆尊也。鄭康成曰:脩讀爲卣。 又【集韻】他彫切,音祧。縣名,在信都。周亞夫封邑。【前漢·恩澤侯表序】孝景將侯王氏,脩侯犯色。【註】脩,讀曰條。 又【類篇】思邀切,音宵。脩脩,羽敝也。 【正字通】說文脩,脯也。修,飾也。分爲二。今脩修通。
脩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“脩”本义指干肉。古代弟子用来送给老师的见面礼;同"修"。
脩字取名忌讳
1、脩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脩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2、脩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u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脩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脩字,晚辈忌讳用脩字取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