菑的意思及取名寓意
菑字的基本解释
菑
zī
初耕的田地。
开荒:“厥父菑,厥子乃弗肯播。”
姓。
菑
zì
插入:树立:“察其菑蚤不齵,则轮虽敝不匡。”
枯死而未倒的树:“周公之状,身如断菑。”
车辐插入毂中的部分。
矮墙。
剖析。
菑
zāi
古同“灾”:“不逢天菑,不遇人害。”
菑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zī]
[《廣韻》側持切,平之,莊。]
亦作“葘1”。“載5”的被通假字。
(1)初耕的田地。亦泛指农田。
(2)开垦;耕耘。
(3)引申为除去。
(4)茂密的草丛。
(5)通“緇”。
(6)姓。见《通志·氏族三》。
[②][zì]
[《集韻》側吏切,去志,莊。]
亦作“葘2”。
(1)直立未倒的枯木。
(2)围墙。
(3)通“倳”。树立;插入。
(4)剖析。参见“菑2栗”。
[③][zāi]
[《集韻》將來切,平咍,精。]
同“災1”。
(1)灾害;灾难。
(2)危害;伤害。
菑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申集上】【艸字部】 菑; 康熙笔画:14; 页码:页1037第24〔古文〕𠙹𠙾𠚀【唐韻】側持切,音緇。【說文】不耕田也。【徐曰】从艸从𡿧从田。𡿧,川壅也,田不耕則艸壅塞之。【爾雅·釋地】田一歲曰葘。【註】今江東呼初耕地反草爲葘。【詩·小雅】于此葘畝。【疏】葘者,災也,始災殺其草木也。【易·无妄】不葘畬。【疏】不敢首發新田,惟治其葘熟之地。 又水名。【山海經】常蒸之山,葘水出焉。 又地名。【史記·孝景帝紀註】葘川縣,故劇城。 又姓。【通志·氏族略】孔融集有葘莊,靑州人。 又【正韻】將來切,同災。【詩·大雅】無葘無害。 又【韻會】側吏切,音厠。木立死曰葘。【詩·大雅】其葘其翳。 又【周禮·冬官·輪人註】察其菑蚤不齵則輪,雖敝不匡。鄭註菑輻入轂中者謂建輻也。泰山平原所樹立物爲葘。聲如胾。博立梟棊亦爲菑。【前漢·武帝紀瓠子歌】隤林竹兮揵石葘。【師古註】石葘,謂𦥛石立之也。 又資四切,音恣。剖也,裂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居幹之道,葘栗不迤。 又與椔通。【荀子·非相篇】身如斷葘。菑、緇、椔諸字从𡿧作。
菑字取名忌讳
1、菑字五行属性为木,根据五行木克土的原理,菑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土的字取名;
2、菑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或同声调阴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菑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菑字,晚辈忌讳用菑字取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