錞的意思及取名寓意
錞字解释和寓意
- 錞字拼音
- chún,duì
- 錞字五行
- 金
- 錞字部首
- 錞字繁体
- 錞
- 简体笔画
- 16画
- 繁体笔画
- 16画
- 康熙笔画
- 16画
- 錞字结构
- 左右结构
錞字的基本解释
錞
chún
古代一种铜制的军乐器,形如圆筒,上大下小,顶上多作虎形钮,可悬挂,常与鼓配合:“以金錞和鼓。”
靠近。
錞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duì]
[《廣韻》徒猥切,上賄,定。]
[《廣韻》徒對切,去隊,定。]
亦作“鐓1”。
(1)即鐏。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属套。
(2)指平底针的底部。
[②][chún]
[《廣韻》常倫切,平諄,禪。]
(1)即錞于。古乐器。
(2)通“蹲”。蹲踞。
(3)引申为依附。
(4)通“準”。依据。
(5)通“淳”。淳厚,淳朴。
[③][duò]
[《集韻》徒卧切,去箇,定。]
通“幬2”。
覆盖棺柩。
錞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錞; 康熙笔画:16; 页码:页1310第20【廣韻】常倫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殊倫切,𠀤音純。【廣韻】樂器鳴之,所以和鼓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鼓人】以金錞和鼓。【註】錞于也。圜如碓頭,大上小下,樂作鳴之,與鼓相和。【晉語】戰以錞于丁寧,儆其民也。【註】錞于,形如碓頭,與鼓相和。丁寧,鉦也。【韻會】一說形如鐘,有舌,謂之錞于。樂書云:自金聲之淳言之,謂之錞。後周平蜀,獲其器,太常卿斛斯證曰:錞于也。以芒筒捋之,其聲極振,取以和樂。通作淳于。 又【集韻】都昆切,音敦。義同。 又【廣韻】徒對切,音隊。【詩·秦風】厹矛鋈錞。【傳】錞,鐏也。【疏】矛之下端。【釋文】錞,徒對反。又徒猥反。一音敦。 又【淮南子·說林訓】錞之與刃,孰先弊也。【註】錞讀頓首之頓。 又【廣韻】徒猥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杜罪切,𠀤音𥳔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徒臥切,音憜。覆𣩵也。【禮·喪大記·大夫𣩵以幬欑註】幬,或作錞。【釋文】錞,徒對反。又徒臥反。又徒猥反。 又【山海經】是錞于西海。【註】郭曰:錞,猶堤埻也。章閏反。【又】是錞于北海。【註】謂依附于北海也。 又【正字通】北海有錞于縣。一作淳于、錞釪,皆因山川之形似圜堆深筩者,故以爲名,如玉甑峯鈷鉧潭之類。 【說文】作𨯢。
錞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“錞”本义指古代乐器名。
錞字取名忌讳
1、錞字五行属性为金,根据五行金克木的原理,錞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木的字取名;
2、錞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n或同声调阳平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錞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錞字,晚辈忌讳用錞字取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