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的意思及取名寓意
里字的基本解释
里
(④⑤裏)
lǐ
居住的地方:故里。返里(回老家)。
街坊(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):里弄(l恘g )。
中国市制长度单位:一里(等于五百米)。里程牌。
衣物的内层:被里。
内部,与“外”相对,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:里外。心里。这里。那里。
姓。
外表面
里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[①][lǐ]
[《廣韻》良士切,上止,來。]
(1)乡村的庐舍、宅院。后泛指乡村居民聚落。
(2)城邑的市廛、街坊。今称巷弄。
(3)指故乡。
(4)古代地方行政组织。自周始,后代多因之,其制不一。㈠二十五家为一里。《周礼·地官·遂人》:“五家爲鄰,五鄰爲里。”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唯爲社事,單出里。”郑玄注:“二十五家爲里。”㈡五十家为一里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制五家爲軌,軌有長;十軌爲里,里有司。”《鹖冠子·王鈇》:“五家爲伍,伍爲之長;十伍爲里,里置有司。”㈢七十二家为一里。《尚书大传》卷二:“八家而爲鄰,三鄰而爲朋,三朋而爲里。”《礼记·杂记下》“主之而附於夫之黨”孔颖达疏引《论语撰考谶》:“古者七十二家爲里。”㈣八十家为一里。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“什一行而頌聲作矣”汉何休注:“在田曰廬,在邑曰里,一里八十户。”㈤一百家为一里。《礼记·杂记下》:“則里尹主之。”郑玄注:“《王度記》曰:百户爲里。”《管子·度地》:“百家爲里。”《後汉书·百官志五》:“本注曰:里魁,掌一里百家。”《旧唐书·食货志上》:“百户爲里,五里爲鄉。”㈥一百一十家为一里。《明史·食货志二》:“迨造黄册成,以一百十户爲一里,里分十甲曰里甲。”《清史稿·食货志二》:“凡里百有十户,推丁多者爲長。”
(5)长度单位。古以三百步为一里,后亦有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者,今以一百五十丈为一里。用为市里的简称,二市里合一公里。
(6)古代井田制亦特指方里。
(7)居住;为邻。
(8)谓计算路程。
(9)俚俗。参见“里夫”、“里曲”。
(10)语气词。
(11)方言。表人称复数。犹们。
(12)古族名。
(13)通“裏”。里面,内部。
(14)忧伤之病。
(15)通“理”。道理;常理。
(16)姓。春秋晋有里克。见《左传·僖公八年》。
(17)“裏”的简化字。
里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酉集下】【里字部】 里; 康熙笔画:7; 页码:页1291第02【廣韻】良已切【集韻】兩耳切【正韻】良以切,𠀤音裏。【爾雅·釋言】里,邑也。【詩·鄭風】將仲子兮,無踰我里。【傳】里,居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遂人】五家爲鄰,五鄰爲里。【前漢·𠛬法志】在壄曰廬,在邑曰里。【風俗通】五家爲軌,十軌爲里。里者,止也,五十家共居止也。 又【正韻】路程,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。 又憂也。【詩·大雅】瞻卬昊天,云如何里。【箋】里,憂也。 又姓。【左傳·昭十七年】鄭之未災也,里析告子產。【註】里析,鄭大夫。又百里、相里,複姓。 又地名。【左傳·宣三年】子臧得罪而出,誘子華而殺之南里。【註】南里,鄭地。 又山名。【史記·封禪書註】高里山,在泰山下。 又【五代史·附錄】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。【註】沒里者,河也。 又古夫稱妻曰鄕里。【南史·張彪傳】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。【沈約·山隂柳家女詩】還家問鄕里,詎堪持作夫。 又【正韻】漢制:長安有戚里,人君姻戚居之,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。 又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匠人】里爲式,然後可以傳衆方。【註】里,讀爲已,聲之誤也。【釋文】里,音以。
里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“里”通“理”,指治理;一般指里程牌,表示数量,量词,如里数,里程,引申为快,像千里马一样,用做人名寓指做事有安排、雷厉风行、聪明之义。
里字取名的寓意
“里”有着里程牌、千里马、里数、道理的意思,以“里”入名引申为做安邦治国、行成于思、健步如飞之义。
里字取名忌讳
1、里字五行属性为火,根据五行火克金的原理,里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金的字取名;
2、里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i或同声调上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3、里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里字,晚辈忌讳用里字取名。